![]() |
儿子不上学,只在网络小说中沉迷 |
时间:2024-9-6 11:02:37 浏览量:80 |
案例类别:孩子教育 运用的技术:认知,绘画 案例简述: 咨询经过: 来访者自述,初中的时候,也遇到了类似的排斥,孤立。自己并不知道怎么回事,就得罪了其他人,之后得罪的那个人刚好是很人缘好的,接着就被大部分人孤立了,即使他鼓起勇气想要融入进去,但是其他同学对他很冷漠,还冷眼冷语暗示:某个人,没感觉到大家都不理你吗?从此后,他就变成了在学校很孤单的人。 个人史:成长发育正常,小学,初中都很少朋友,只有1-2 个好朋友,其他同学基本不怎么交往。小时候爷爷与他们一家四口住在一起,因为心脏不好,怕吵,所以一直不喜欢与人交往。脾气粗暴,如果有其他小朋友过来家中玩耍,也会被爷爷赶走,责骂。 经验感想: 评估: 1,来访者这种情况,属于“校园欺凌”。只要当事人认为受到了身体上,或者精神上的伤害,有痛苦,就可认定其是否在遭受了欺凌。 2,来访者很难接受他人的意见,比如认定写网络小说的事情,就认为不用考大学,照样可以写。又如遇到事情,不相信父母,不相信老师,直接致电教育局,可以看出他的性格缺乏弹性,做事情比较固执,不够灵活。这个人格的养成是长期教育而养成的,需要后期不断调整,适应灵活变化的环境,待人处事更有弹性,生活才能“如鱼得水”。心理咨询中最好的方法是认知行为疗法。 3,孩子的问题,需要介入到整个家庭系统中。家庭环境,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的环境,父母的教养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人格的形成。从咨询中了解到,初中以前,由于工作原因,父亲长期外出工作,只有周末回家。回到家中时,对儿子严格苛刻,经常呵斥。母亲家中事物繁多,属于“丧偶式”教育,更因为爷爷的性格,家中经常吵闹。所以,来访者表现出整个人看上去是“文弱书生”,缺乏这个年龄的男孩应该有的阳光大方。建议父母处理好夫妻关系,维护好家庭关系,将家庭氛围营造成和谐的环境,让孩子在充满爱和平和的环境下成长。对于孩子,父母更多的是“倾听”和“理解”,不是呵斥,也不是一味顺从。听孩子所讲,理解他的烦恼。孩子才能和你说心里话,才能及时了解孩子的生活情况,学习情况。 |
地址:太原市迎泽区体育西路菜园村29号 电话:0351-416000 (早8:00到晚10:00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