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我很自卑,你能帮我改变吗? |
时间:2024-9-6 11:02:37 浏览量:83 |
案例类别:个人成长 运用的技术:精神动力及聚焦取向 案例简述: 咨询经过: 前几次咨询了解了来访者目前的困扰及持续的时间,还有早期成长经历。来访者对自己早期生活记得的不多,后来听亲戚说自己一岁半左右到两岁被送到姑妈家一起生活了半年。来访者推测当时父母很忙。来访者有个大三岁的姐姐,小学二年级前经常跟姐姐一起找邻居的小伙伴玩,还很开心。早期记忆中还记得有时奶奶去锻炼身体时会带上她。在来访者的记忆中,爸妈一起经营开店,非常忙,很少管姐姐和来访者。而且爸爸和妈妈都很暴躁,经常吵架,因为一些日常小事。爸妈文化程度不高,但爸爸妈妈很重视来访者的学习,希望来访者学习好,有时间的时候就会管她的学习,如作业完成了没有。因为妈妈比较严厉,来访者很怕妈妈,爸爸喜欢批评来访者,如作业没有完成啊,让来访者做作业,或者爸爸交代给来访者的事情没有完成,爸爸也会数落来访者,所以来访者也怕爸爸。来访者觉得自己小时候比较胆小和内向。二年级的时候,来访者在学校被座位周围的几个女生欺负,她们嘲笑她长得丑。来访者觉得自己很丢人,不敢告诉父母,一次姐姐看到来访者被人欺负,回家告诉父母,父母只是让她顶回去,或者找姐姐帮忙。来访者没有找姐姐帮忙,觉得被人欺负是自己好欺负,自己不能保护自己,丢人。然后来访者在班上没有朋友,回家也不出去玩,就自己在家看动画片。整个小学就这样度过了。小学时来访者还有个记忆,自己总是不愿意写作业,拖到不能拖才写,总被爸爸说。初中和高中的时候,周围的同学比较友善,但来访者觉得自己不知道怎样跟他们交往,没有交集的感觉。而且那时侯同学们喜欢的羽毛球和乒乓球自己不擅长,融不进同学中去。上体育课时来访者就找人聊天或者自己一个人呆着,很无聊和难熬的感觉。来访者感觉那时的生活苦闷、孤独,后来来访者喜欢上玩游戏和看网络小说,感觉空闲的时间被填满了。高一的时候姐姐鼓励她去竞选生活委员,还真的竞选上了。大学读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,大学四年差不多混过来的。后来在姐姐的启发下,来访者选择了学习编程,并在北京找到这方面的工作。 经验感想: 来访者目前的困扰跟早期生活中的创伤经验有很大的关系,而且目前的困扰已经存在很多年,这样的一个改变,真的需要比较常的时间来修正。对于来访者比较高的自我要求,没有经验的咨询师特别容易用不接纳和教育的方式去面对,但这样的方式对来访者没有帮助,来访者感觉到自己受到批评和没有得到接纳,又重复了在父母那里的不好体验(被否定)。对于这种人际和自我疏离的来访者,要有意培养来访者跟自己内在做联结的能力,否则咨询的效果会比较慢。所以冥想和聚焦对这样的来访者比较有帮助。动力性的诠释也是改变不可或缺的部分。对于急于想要改变的来访者,适当的教育工作不可避免,咨询师不是魔术师,魔棒一挥,改变就发生了,成长需要时间和耐心,努力地工作和投入,需要的改变会慢慢到来。我自己的经验,以及前辈咨询师的经验是一致的,很多来访者在坚持了两年的咨询后(如果目前的困扰跟早期成长经历和早期创伤经历有关),都会有比较大的改变(质的改变),之前都是量的改变。 |
地址:太原市迎泽区体育西路菜园村29号 电话:0351-416000 (早8:00到晚10:00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