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琪琪的安全距离 |
时间:2024-9-6 11:02:37 浏览量:78 |
案例类别:人际关系 案例简述: 咨询经过: 此案例已征得来访者同意并授权公开。 咨询开始后,琪琪向心理咨询师表达了自己参加工作以来的种种困惑。她说:“我觉得自己是个很好相处的人,对别人也很好,但是,时间长了,我发现本来和我关系很好的人会越来越远。我想不通为什么会这样。参加工作五年了,我一直在这个单位。本来相处得很好的同事,现在都不愿意和我在一起。特别是我最好的朋友悦悦,一个办公室坐着,现在也对我很冷淡。” 心理咨询师 听琪琪说完后,问了她一个问题:“你和悦悦之间发生了什么事?” 心理咨询师提醒琪琪:“人与人之间都需要一定的距离。你的确对别人很好,但是,如果彼此之间的距离太过亲密,会让对方感觉到自己的私人空间被侵占,并因此感觉到不舒服而想和你保持距离。” 在接下来的咨询中,琪琪逐渐懂得了人际交往的“距离原则”。 美国人类学家霍尔博士为人际关系划分了四种距离:公共距离、社交距离、个人距离以及亲密距离。公众距离的范围是3.7-7.6米,适用于陌生的交谈及非正式场合;社交距离的范围是1.2-3.6米,适合于普通的工作场合或者较正式的关系;个人距离的范围是0.45-1.2米,适合于熟悉但不太亲密的关系;亲密距离的范围最小,在0.15米之内,彼此之间可能会肌肤接触。 明白了人际交往的“距离”,琪琪意识到:自己虽然对别人很好,却在交往中忽略了对方的感受,无意识地侵入了对方的“私人空间”,并引起了对方的反感。因此,她的人际关系都是“开始很好、结局不好”。 经验感想: 此案例已征得来访者同意并授权公开。 |
地址:太原市迎泽区体育西路菜园村29号 电话:0351-416000 (早8:00到晚10:00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