案例类别:人际关系
运用的技术:人本主义、精神分析、后现代心理咨询整合技术、焦点聚焦技术
案例简述:
殴某,男,15岁,留学欧美国家一年,因在学校寄宿时,和同学发生肢体冲突,学校要求退学处理。经家长向学校争取,同意回国休病假几天,并接受2次心理咨询。
咨询经过:
欧某在母亲的陪伴下,前来咨询。一直担心咨询师认为他心理有问题,担心影响学业。欧某前来咨询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有问题,妈妈和欧某都是这样想。经过咨询师介绍保密原则后,打消欧某的顾虑,才开始放松进入咨询状态。欧某高一出国留学上寄宿学校,学校很好,要求也很高。他和室友的关系处理不好,最开始是因为宿舍开窗的问题,外国室友喜欢开窗,欧某来自东北,不喜欢开窗。欧某会主动问室友,可以不可以把窗关上,室友总会很礼貌的回答,没问题。如此多次,室友心理也不舒服,但是室友家世很好,教养也很好,不会和他发生正面冲突。后来室友的朋友会来宿舍玩儿,会在欧某的桌上放篮球,或者把桌上的书弄的乱一些,有时候还会趁欧某不在去把他床上拉的布帘扯下来。欧某发火,但是也不知道是谁做的。有一天欧某在床上休息,正好一个外国孩子一把扯下布帘,欧某冲上去,一把抓住了男孩的衣领,告诉他不要再这么做了。
第二天学校知道了他们肢体冲突这件事,学校安排了听证会,本来觉得把欧某退学的,欧某妈妈的努力周旋下,同意只是给欧某休病假几天回国接受心理咨询。
据母亲说,欧某从小就是个懂事的孩子,非常体贴母亲,出现这种肢体冲突,被学校要求退学,主要是因为文化差异,欧某没有任何问题。但是这种解释显然不利于欧某的成长和问题的解决,咨询师需要做工作的不只是欧某还有他的母亲。
其实,在发生这次肢体冲突前,欧某因为和室友相处不舒服,提出要换宿舍,和中国朋友一起住的想法,毕竟他从没有出过国,年纪也小,和室友关系不好,会让他很不舒服。但是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妈妈时,却遭到了妈妈的反对。妈妈认为他和外国室友一起住,会有助于欧某的英语口语提升。妈妈对欧某小小年纪背井离乡,学习生活种种不适应,回到宿舍又和室友关系不好,这些对孩子来说巨大的压力都视而不见,坚持孩子不换宿舍。欧某从小就对妈妈言听计从,愿意体谅妈妈的苦心,不愿违背妈妈的意思,选择继续在这个宿舍居住,结果就发生了这样的事件。欧某爸爸经商,常年出差,从小的生活都是和妈妈一起,对妈妈的不容易非常体贴,特别听话,常常会压抑自己的感受,照顾妈妈的心情。但是,欧某潜意识里很多对妈妈的愤怒是被压抑的,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妈妈的愤怒,不敢也不能对辛辛苦苦为自己操劳的妈妈表达愤怒,但是这种愤怒在心底也不会消失,而是被压抑下来,所以当他遇到被同学扯下布帘的时候,会愤怒到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,出手去抓同学的衣服,和同学发生肢体冲突。
这些愤怒,是需要心理咨询去处理的。特别是妈妈一定要意识到这一点,多体谅孩子,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决定,毕竟远在异国他乡求学的人不是妈妈,而是孩子,孩子对自己的状况更加了解。
经验感想:
对和外国室友关系的问题,咨询师试图让欧某看到,其实并不是外在环境有危险, 不是外国室友对他有敌意, 而是欧某自己对他人有敌意。当欧某接受自己是对外界有敌意,而不是外界环境危险,人心险恶,自己是被霸凌的时候,他才不会那么害怕,才会变得有力量和友善起来。返校后,更加有利于融入团体中。
同时,鼓励欧某不要一直讨好妈妈,要多关注自己的感受,忠于自己的感受,不要一直压抑自己,尝试向妈妈说出自己的感觉,得到妈妈的支持。